
高新區十四五規劃:建成省會都市圈四區一中心
近日,高新區政府網站發布了《石家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
內容指出,“十三五”計劃期間,高新區14個城中村改造全面啟動,新建、大修及改造南二環東延、楊信路等40余條道路。建成文化中心、昆侖公園、智能停車場等一批公共服務設施和公園綠地,星際中心、創新大廈等標志性建筑竣工投用。新建或配套建設義務教育階段學校8所,創建普惠性民辦幼兒園33所,居民住宅小區配套幼兒園完成移交20所。建設了一批專業載體,引進了八戒工場等知名創新型孵化機構,形成了“37家眾創空間+17家孵化器+5家加速器+若干專業園區”全鏈條孵化體系,孵化平臺規模及數量居全省第一,被國務院批準建設第三批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范基地。實施“整案制”土地收儲,重點項目實現“簽約即進場”。區域間高端鏈接和輻射帶動作用顯現,主動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扎實推進河北·京南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加快京石協作創新示范園、石家莊國際生命科學創新園等重點產業承接平臺建設,轉化京津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300余項。
“十四五”時期高新區將高起點打造省會都市圈戰略增長極、智造高地、活力園區、魅力新城,建成省會都市圈“四區一中心”,即:現代產業發展引領區、產城融合發展示范區、魅力宜居新城區、文明和諧首善區和全市科技創新中心,進一步提升對全市經濟貢獻和在國家高新區“第一方陣”的戰略位勢。牢牢把握“高”“新”發展定位,聚集高端產業,匯聚高端要素,搶占未來科技和產業發展制高點,構建開放創新、高端產業集聚增長極。高效利用土地空間資源,加快產業騰籠換鳥步伐,盤活存量土地,大力發展高端制造業和新經濟、新業態;鼓勵發展總部經濟、樓宇經濟,控制發展一般住宅房地產業。搶抓機遇,爭取“擴區提質”或打造“飛地園區”,增強高質量發展的承載力、競爭力和綜合能級。
以下,為高新區“十四五”時期城市建設方面重點內容:
圍繞長江大道沿線進一步完善CBD功能,最大限度盤活土地資產,建立商業樓宇辦公集結圈,鼓勵國際、國內知名企業、結算中心、研發中心、銷售中心設于中央活力區,增強產業的帶動、輻射作用。
依托石家莊東站、長江大道中央活力區、富力城商業圈,以天山世界之門、銀河廣場、潤江星際中心等為依托,建設一批集商業、辦公、酒店、展覽、餐飲、會議、休閑娛樂等空間為一體的大型商業綜合體。建設集休閑娛樂、旅游購物功能于一體的現代城市綜合體,打造石家莊城市商業副中心。完善現代商貿產業生態圈,助力加快形成高品質生活宜居地。打造集特色餐飲、生活配套、大型超市、教育培訓、兒童娛樂為一體的生活街區。
打造一批總部樓、金融樓、外貿樓、商務樓、科研樓、中介服務樓、傳媒樓等特色樓宇。
培育一批夜間消費“打卡地”,引導天山世界之門、富力商圈等重點商圈、街區和大型商場舉辦夜間主題活動,創新開發游客參與性、體驗性、娛樂性強的多元化夜游項目。
發揮行業企業主體作用,聚焦優勢產業、特色產品,推動直播電商賦能傳統業態,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打造一批產業園區、專業市場、商業綜合體、制造業等具有特色鮮明的電商直播集群。
瞄準世界500強、中國500強、大型央企、行業龍頭、上市公司和知名民企,進行精準對接,在重大項目招引上取得明顯成效。
充分利用中國(河北)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定片區建設提速帶來的發展新機遇,加強與正定片區的高位對接合作,建立區域產業鏈條上下游聯動機制,全力打造“新型生物醫藥技術創新高地”和“改革開放發展新高地”。
貫徹石家莊市“東延”戰略,推進全區空間結構優化,按照“一帶兩核三軸多園”的總體布局,加快形成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產城融合發展格局。
筑強一帶。沿太行大街布局高新技術產業,打造區域先進制造高地、創新發展高地,形成石家莊的高新技術產業隆起帶。
極化兩核。北部依托石家莊東站商圈和天山世界之門CBD建設,大力發展現代城市綜合體經濟,打造金融中心、商務中心、購物中心、文娛中心,建設活力迸發的東部商務區,輻射帶動石家莊東部區域消費升級。南部加快推進南二環東延南部高端產業區建設,發揮毗臨石雄高鐵樞紐站優勢,加強與京津雄聯系合作,圍繞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大力建設科技創新“微中心”,吸引三地科研院所設立分支機構,建成省會最具輻射帶動力的科技新城。
提升三軸。依托地鐵3、6號線和南二環東沿線,優化空間布局,提升生態環境,重點發展高端生活性服務業和總部經濟,把沿線打造成宜居版圖延伸之軸、城市形象提升之軸和價值高地生長之軸。
做強多園。重點建設國際生命科學創新園、國際生物醫藥園、京津冀產業協同創新示范園、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園、高端醫療器械產業園等專業化園區,提升功能布局和產業定位,優化產業生態圈,打造產業聚集發展、創新發展平臺。
大力推動我區南三環外土地利用規劃調整,解決產業用地不足的問題。
持續打造天山海世界、益新購物中心商圈,啟動東站商圈建設,鼓勵引進國內外知名商超品牌,引入一批特色餐飲、咖啡廳、酒吧、酒店、主題公園等時尚商業載體。按照石家莊市特色商區建設整體要求及標準,打造天山繁華里、天山世界之門特色商街,規范街區管理,引進新型商業業態,促進消費增長。
持續開展便民市場升級改造、打造便民生活服務中心;引進蘇寧小店、京東便利店、36524等品牌便利店。
全面完成域內主次干道建設,形成高標準路網交通體系,積極對接與主城區道路互聯互通,提高交通可達性水平。
實施公園綠地建設工程,加大公園綠地(小游園)的建設和改造力度,規劃新建城市公園綠地,改擴建火炬廣場、昆侖公園、中央公園等城市公園綠地,讓群眾身邊有更多的“口袋公園”,全區公園綠地10分鐘服務圈覆蓋率達到90%以上。實施林蔭提升工程。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增加植物配置和游憩、健身設施。對高架段等立交地道、沿街單位和小區圍墻、高架上下坡道網片進行新增垂直綠化,實現“有路就有綠,有綠就有蔭”,林蔭路推廣率不低于90%。實施企事業單位和居住小區綠化工程,創建花園式庭院單位。
深入開展綠色建筑行動,加大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力度,推廣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和裝配式建筑。
未來五年計劃新建學校24所,總投資約13.48億,總建筑面積33.7萬余平方米,增加學位3.7萬余個。抓好舊城改造和住宅小區配套教育設施的建設,力爭新建住宅小區按規劃配套建設學校,滿足學生就近入學需求。到2025年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80%。
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完善住有所居保障體系。實施人才安居工程,多渠道加大人才安居住房供給,探索建立人才住房投資建設和運營管理模式,逐步擴大人才住房保障覆蓋范圍。繼續實施老舊小區、城中村和棚戶區改造,支持首套和改善型居住需求,培育發展住房租賃市場,支持機構化租賃企業規?;?、集約化、專業化發展,構建政府、企業等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體系。